城市记录者 | “第三只眼”看重庆
- 发布时间:2022-04-15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城市记录者 · 第三季
建筑档案发起城市记录者,旨在通过与多位城市记录者共同“观察”“发问”“对话”“探讨”;以“真实个体思想行走”叙写“当代城市的社会性问题及城市未来的可能性,此次城市记录者第三季【城市记录者|我们在重庆】,将继续为大家连载一次“以城市记录者为主体观察视角”的线上直播视频联展,继而呈现一份“关于重庆的城市观察调研报告”。
城市记录者,关注空间内里的生长逻辑,关注近旁真实时间的变化。此次城市记录者,我们以“看城市第三只眼”作为主题,介入本次对重庆这座城市的研究与对话。当城市的“巨构”与“历史”一起有了新的对话语境,城市也将再次面临新的“思想出口”,作为“城市的概念”也将会被重新界定,那么,重庆又是如何?这一座以“地形”为主体构成基础的城市里,基因又将发生了哪些变化?在面向当代城市和当代重庆的时候,我们又将以怎样的对话方式,来阐述我们“看重庆的这第三只眼”?
同在山城重庆,同为重庆这样一次城市记录:关联“社区”,由重庆市设计院/徐千里工作室的余水,与我们一起探讨“一个城市社区设计师的基本工作”;关于“折叠感”,纬图设计的李卉/高静华,与我们一起探讨关于“折叠城市之中盲盒的神秘”;涉及“自律与自由”,我们将跟随重庆市设计院的杨冀翼的脚步,一起走过他“老工业城区的成长记忆”;对话“先锋”与“刀”,与未韬建筑的李未韬/李博,在田野文明之间,探讨何以“先锋”?何以为“刀”?;“可以是带刺的重庆”,与ds4孙思/魏豪一起尝试一下,找找属于这个城市的“刺”;面向“空间事件堆”,走进UDG深造工作室刘向晖的“生活脉络”与“城市痕迹”。
从2022年4月17日到2022年4月24日,我们将通过为期八天的线上重庆城市直播行走,以“第三”视角触摸观察重庆,开启一场“关于重庆的线上纪实对话视频联展”。
“第三只眼”看重庆
从“一顿火锅的重庆时间”开始
第三只眼,应该是什么?或者不是什么?我们同样都这样生活着,反观自己,也看看我熟悉或者陌生的城市;我们看见的,或者我们看不见的,我们是否早已不再看看我们的身边发生了哪些变化?是一个人的,两个人的,三个人的,还是一群人的城市?是谁的权利和义务,在主导着谁的生活,就这样在其中的我们,是否可以一起做点什么?为什么不是第一只,或者第二只眼;为什么不是你的,或者我的那一只眼;或者应该多一点敬畏,对过去,对当下,也是对自己;看城市是否需要第三只眼?而这第三只眼又是什么......
于是,第三季城市记录者,我们在重庆,特设【一场城市观察者先导对话直播】,以一顿火锅开启我们此次的重庆城市记录,由此,我们特邀城市观察者黄耘、李向北、褚冬竹、杨宇振四位老师展开一次关于“第三只眼看城市”的重庆火锅对话,以他们看重庆的“第三只眼”正式开启此次重庆的城市记录与观察。
“第三”触角解构城市
城市记录者与重庆一起“思想”
做社区工作,就是要处理N多个个体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平衡,其中包括技术平衡、艺术平衡以及社会道德层面的平衡,但并非是对于所有个体的平衡,而是对于“事务”本身要有公平性,我们需求的就是事务本身的公平性与新规则的建立。这其中包含了“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平衡,这样,建筑便有了“可以作为一个公共事务存在的合理基础”,而在建筑形成额过程中,设计需要面对的永远是谈判的问题,也要通过“一轮轮的谈判”,以建筑构建起个体与集体之间这条纽带.....
此次的城市记录,要从“军哥书屋”说起,那是一个传奇人物,可以这么来形容军哥:“他在一个不完美环境里,做了一件不完美的事,特别好......”。
和川美的一次交流会在军哥书屋,那个场地的印象,就是一个铁道边被城市发展遗弃的垃圾场。从那里回来后,我自己又过去很多次,又松弛又欢喜。因为他那个场地是拆迁区,就一直关心书屋还能留多久?上个月刚去了防空洞的二代军哥书屋。我觉得黄桷坪这一带是一条河,军哥就是河里的一条鱼。他可能不愿意老是跳出来观察这条河,他在里面真实的生活。
军哥是个电厂人,也是个读书人,喜欢收集书,收多了,朋友到家里来看书聊天,他觉得家里环境不太对,就在外面找地方。离家近,租金低,环境开阔,就遇到了这个垃圾场,随后也就有了军哥书屋。军哥极其熟悉这个环境,他在城市快速发展的拆迁区收集百家废弃家具,百家生活痕迹,搭一个属于百家,大家一起看书休闲的这么一个环境。在待拆迁的环境里面坐在拆迁户丢弃的家具上面看书,这个本真的状态很惊人。军哥身上体现了在重庆,紧贴地面的城市生活的一种当代性。城市有很多建筑和环境很现代化,但是那种面向长江,“烧两排香”的状态没什么现代性。
我是建筑师,自己的倾向也喜欢向后看,向内看。在努力把自己搞清楚这个事情上,军哥是我的偶像。他直接融洽做出来的这些事,不单单是一个戏剧化的样本,那种真实感,存在感,常常是我认识自我,认识重庆的锚固点。
真实,或许只是个工具,而我们并非讨论物理学意义的真实,我们在讨论的是一种感受真实和智识真实。一个人坐在哪里,两只脚站在哪里,两只手指向哪里,延伸出去的小天线又伸在哪里,这些都是蛮复合的事情,在这里,对自我真实也就没那么容易。然后看看军哥,对自我真实也没那么难。
军哥书屋一代,在一个铁路废墟里面生长出一个书店,在垃圾空间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军歌书屋二代,在防空洞里,也是军哥的日常。他常常开了门,自己就出去捡东西去了,大家自己在里面玩,自己扫码买东西。那种公共空间的共享感体现出来天然的现代性。
日常里有遥远的想象,也有生活的近景,其中的意义或许在于:一个人怎么认知自己的处境?以及一个人怎么在处境里做出链接。城市中有很多人,他们顽强乐观,天然具有用手和脚丈量出来的视野,也能够抬头看天以后接着低头捡身边的东西。
重庆这个城市高高低低,暴热暴晒,阴阴雨雨,旮旮角角,但是旮旮里的细微之处也特别多。正在被拆毁,被消失,被垃圾的城市空间里,也一直有日常不太看得见的城市英雄。很有可能意义并不存在,寻求意义的动作和我们有限的生命结合在一起,很可能就是意义本身......
我一直在重庆生活,爬坡是我们生活的日常,居住也在山上,很习惯爬坡上坎的山城生活。我上学的学校在重庆嘉陵江边上,实习的时候,单位在南山半山腰上,那时候每天早上很早就起床了,从河边爬坡,步行大概15分钟到公交站,坐车到解放碑的索道站,坐索道到南岸区的龙门浩,在长江边,然后再步行爬坡20分钟到单位。这个过程可以看到很丰富的山城、江城的景观,也有步行、车行、索道,不同的交通体验。
近两年我常常会带着小孩在城市里穿行,用脚步去丈量城市的尺度、用步行的速度去观察城市的景观,可以体验到城市的好多面,整个城市像极了一个乐园或是迷宫,丰富而不缺乏新鲜感。重庆,在我心里,始终是一个故事性很强的城市。
重庆,自有一种山地里的城市文明的状态,山在城中,城也在山中。候鸟随着气流,一场动物的迁徙,形成了这样一道生态绿廊,一路过去都会有动物的驿站,所以,重庆也叫“鹰飞之城”,几条江夹出来“这样一个城”,动物、植物、人在这里共存,才有了重庆的生活多样性,“立面与剖面之间”,“高处、中处、地处”,山地的折叠感形成了属于重庆的一种”空间函数关系”,也是这种自然的“折叠”,让这座城市的时间也“变慢了”,这也造就了我们理解的山地景观是一个“精细活”。
山城更趋于一个立体的空间原型,我们也经常性的会从一些“看不见的城市角落”出发,来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地方。长期以一种山地景观习惯来进行城市观察与想问题,也是这种空间节奏感与等高线的形成方式,让我有了一种景观的知觉。设计师进行规则重构以及经验塑造,最终是为了让所有一切可以实现一种和谐的状态,即便是综合管网的复杂叠加,也不能让城市呈现出一种“被工程伤害过的状态”。
南北褶皱,纵向的山体城市空间结构里,给了我们一种不一样的重庆生活,几条山脉交织在一起,走山地就像是“开盲盒”一样,那是一种上帝带来的“悬空空间”体感。
为什么要提到“先锋”,为什么会提及“刀”,或许就是因为我们生活的时代,也因为我们生活着的这个世界,或者也可以是为“我们的不一样”找一个说辞。对我们而言,设计始终关注的就应该是对事情本质的探索......,“先锋”就是要有点超越眼前的,或者超越自我的那点不太一样的创新。
我们,就是要把设计这件事情搞清楚:做一个餐厅,如何让人吃饭吃的舒服;做一个书店,怎么样让人能好好看书?在乡村做个项目,怎么样让人拥有一种这里的生活;做一个酒馆,就是怎样让人更好的喝酒?去年做好的江小白那个房子有它的力量感,也有我们对农业的敬畏之心,农业环境里那样一个氛围,往往与“土”分不开,可是这一次,我们做江小白就是要“打破认知”,去探索在农业那样一个环境里更为内在的东西。
设计,依旧是要追随“内在”和“本质”,它不是表演,也不是做了个书店,里面没有人看书.....在设计上我们会带有极强的主动性,也会生猛的去改一个“改不了的一个楼”,但也并非一种刻意的生猛,偶尔也会有点赌气的形式,甚至来点硬质对抗......。本科时候的我要更加猖狂一些,对抗的意图也会更明显一些,毕业答辩的时候,做了一个倒三角插在土里,以此来表达对“所谓西方”和“所谓先锋建筑”的质疑。设计,需要出来挑战一下权威,说点真的,做点真的。
当然,不管在任何一个环境之中,总是会苛求一种公平感与公正感,或许,那就是我们设计的理想国,不管从”语言“或者是”行为转换“,思想终究要通过作品传递给这个世界。质疑,会是一种起点,也是一种“非常规”,但却是一种日常,这里有主动,但并不是刻意去对抗,主动和刻意从本质上来讲也是不一样的,不从众,也太想被同化,或许也是因为这样,在别人眼里,也就成了带着刀的人。但你说那个“刀”是什么,似乎也有点说不清楚,或许是一种执念,或许是一种异样,我们始终是那种“被甲方警惕的那一类设计师”。
就这样,被警惕着,颠覆着自己,每一次都尝试着通过颠覆“来点新的”、“来点不一样的创造”。颠覆,就会有试错的成本,但往往城市都是不想犯错的,而我们则是在不断犯错,对我们来说,我们“可能永远进不了房地产的框”、“永远进不了别人的框”,每次都要建立一个新的“框”,而不是别人给一个都要往里面钻。我们也问过自己:你一定要这么折腾吗?你就不能好好收钱吗?
小时候的认知里,重庆的解放碑是最牛的,那是一种“带刺的重庆”。每一根刺都有自己独有的味道,现在你在看看重庆,如同“十八梯”这样的,被修的有多丑......。或许,我们还是应该保留它的刺,那么,属于这个城市的“刺”究竟是什么?城市是否只是要为了“钱”和“所谓的发展”?我们丢掉的那一部份是否可以再认真想想.......
也是因为气候的原因,重庆像是一个被虚构的世界。生活在这里的人会带有一种“带刺”的热情,这也形成了这个地方略微敏感的触觉,同时也带有一种极强的生存、活着的热情,那么,我在想:不知道从那一天开始,在我从小长大的这样一个城市中,那种突然插进来”现代主义“究竟是什么?
重庆,在我眼里是一个“脾气很犟”的城市,通常会说:“我不?我就不?”,像是一个野蛮生长的小孩,总是不太想学大人说话?也不应“被所谓的经验”阉割掉,可现在看来这高楼大厦地下的山城,似乎总是缺少一种山城应有的味道。但这里的人是不能轻易被改变的,这样就是为什么重庆是“辣的”。似乎,它也没有那么容易去接纳新的东西,“不服输,一定要”......骨子里有一种不兼容.......对新事物的溶解力比较强......就如同重庆的“火锅”......
我小时候在重庆长大,后来出国又回来,又回来的时候,总有一种渝中区(渝中半岛)的心痛。我们当代城市的发展过程里,在对城市的改变上总是缺少一种应有审美感,而重庆最好的地方就是“地形”,也因为地形,让这个城市有了一种无法被磨灭掉的“骨子里的精神”。十八梯已经被毁灭了,洪崖洞已经是钢筋水泥,真正的吊脚楼消失了,我们可以用新材料替换旧材料,但完全没必要用“假的”代替“真的”。我在解放碑出生,长大了......突然之间.......全重庆都在卖火锅底料......
岁月总是复古的,城市也理应向历史和过去痕迹的学习,在解放碑长大,也看见了解放碑一带的纷纭变迁,一个城市的记忆到底要留下什么?我们在这个城市干了什么?我们对这个城市干了什么?ds4看重庆的第三只眼就是:保留一点“犟”,保留一点“刺”,重庆不够犟了,就会变的平庸,刺不锋利了,也就不是刺了,此次城市记录者,我们就给大家聊聊”“重庆的刺.......”,如何找到一个城市的刺?而这个城市的刺究竟是什么?
我们「在重庆」
关注个体真实,记录另一种城市时间
重庆城市记录者直播排期日程表
共建一场关于重庆的线上直播联展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底部关于我们
寻觅遥远的相似性关于艺术,设计,音乐,时尚和非日常生活。
MEFine觅范是以微信、微博、Facebook、ins、抖音、小红书、头条、视频+网站综合性传播+公关策略媒体平台。
投稿邮箱:info@mefinemedia.com
商务合作:jasonbai@mefinemedia.com | +86 15810181029
About · 关于MEFine Contact · 联系我们
底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