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丨有爱的设计,如何回应当下的身边及未来的远方
- 发布时间:2022-04-15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杨尊杰
01
#设计师
要有改变世界的使命#
李晓明
02
#对地球的爱
从探索可持续的材料应用开始#
这个作品是壶承系列的茶具。在学生设计过程中,我们希望学生重新认识材料,从而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保护自然。这个作品用麦秸秆的材料尝试茶具壶承的设计,我们希望每个人看到这个作品会有不同的思考。
孙大勇
03
#向自然学习
少即是爱#
芦明一
04
#用艺术
为地球发声#
城市里最常见的野生动物就是鸟类。鸟类在城市里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撞击玻璃而死亡的现象。美国研究显示一年仅在北美死于鸟撞的数量高达10亿只,它是仅次于对鸟类最大的威胁,栖息地破坏。但这个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受到的关注并不多。鸟撞击玻璃是因为它看不见,或者玻璃反射树木和蓝天。我们了解到80%以上的鸟类可以看到紫外线,如果我们用一种透明的、可以反射紫外线的涂料在玻璃上,对人来说还是一块普通的玻璃,对于鸟来说展示着图案。晚上把灯光打起来,人也可以通过鸟的视角去看城市,能跟野生动物建立起另外一层联系。我们也是希望通过这样一系列的作品去告诉大家,我们在家里就能去做保护野生动物的行动。
罗振华
05
#有爱的设计
是商业与社会的平衡#
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应该心怀世界。我们每天能做的事情是有限的,我希望能够通过有限的东西去尽可能的改变。我感恩遇到的很多业主和项目的机缘。个人回馈可能很微小,但我认为这是鼓励我努力往前的动力。这本身既是商业的,也是社会的,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平衡。
06
#身边及远方
都与我们息息相关#
吴卓阳:“身旁及远方”这个主题是我们工作室建立的一个学校与社会交流平台。我们2019年的第一期“语境设计展”在Roca Beijng Gallery展出了许多关于生存环境主题的作品。
桑瑞: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我们希望让学生尽早开始有意识的去关注这个确定的未来,因此我们每年都会在教学实践中引入“适老化设计”的主题探索,不仅如此在2019年10月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的《身旁及远方-当设计师遇见老龄化》主题论坛也是在乐家北京艺术廊这里举行。论坛活动分为两大部分,一个部分是学生的适老化设计作品展,另一个部分是与多个领域的专家和从业者,从政策、需求、产业、设计和研究等多个角度对中国养老和适老化设计的现状与未来。
07
#设计教育
一种价值观的培养#
设计教育并不直接创造价值、解决问题。设计教育有其更深远的意义,它的目的是建立未来设计师们的使命感、价值观与世界观。在课题和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的认知人类、认知世界。并且多维度去认知设计客观地看待设计,实用性的设计不只要看眼前,还要看到更远的未来。
吴卓阳:我们趋势化工作室通过十年的摸索与实践形成了四个主要的研究方向:特殊人群、生存环境、低碳循环、科技智能。我们认为当代大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应具有更强的社会责任感与人文素养。因此我们坚持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社会责任感和国际化视野的新型人才。
桑瑞:我们之所以研究特殊群体,是希望通过深入地体会理解特殊人群的真正需求,并且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这并不只是生理性的、功能性的,许多时候我们更会去关注在心理层面的问题解决。比如最近我们通过三个联合课程为北京盲校做了一系列的教具与生活辅助设计,许多学生的作品同时解决了功能性的问题也提出感性的心理层面的答案。
比如《Glass X》设计师黄欣如将时尚需求带入了盲人生活辅助用品中常见的手杖与眼镜设计中,利用参数化设计完成一个时尚手环,替代了盲人标签化的手杖,可以通过红外线感应、回馈探测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
眼镜的设计考虑到缓和渐盲人群的特点,用模块化的设计让视障人士可根据不同渐盲程度与不同使用情况来选择不同模块尺寸与功能进行个性组合。《Glass X》用时尚创造一个无偏见无标签的纯净环境,帮助视障人士能够与他人进行无障碍交流,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
就像前面吴卓阳老师提到的,我们的教学实践一直坚持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社会责任感和国际化视野的人才,我们也坚信只有让这些可爱学生能够被更多的人看见,才能够影响并鼓励更多的设计与产业力量投入《有爱的设计》。因此我们举办了身旁及远方设计主题设计展 《为缺失的感知设计》线上展,把学生们为北京盲校做的教具与生活辅助设计产品收录展出,欢迎大家随时观展。
08
#爱的呼吁#
01
桑瑞:希望社会各界机构能为我们这些有爱的设计师提供一个的平台,让我们有机会能走到这些特殊的人身边,去做一些资料的收集或志愿帮助。我们还希望能够将设计变成实物产品,这需要有各种商业的介入。产品设计得再好,没有实践的过程,还是需要再检测、再揣摩、再修改。我们现在缺少这样的机会,即使想做有爱的设计师,我们的爱也传播不到需要的地方。
02
李晓明:我们也特别关注和呼吁联合课题。学校欢迎设计师、其他院校、国内外对这一课题感兴趣的人员一起来做联合课题。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在思考同一个问题的时候,就会有不同的火花。
03
芦明一:关于如何让每个人都参与到跟可持续发展相关的议题里来,我有一个很强的体会。我一直在探索可持续的概念,我的理解是当所有人都在做同样的事情,这件事情是否可以长期不断地做下去?说到能源或消费习惯,当我们把它放大到所有人、放大到一个时间跨度的时候,我们或许就能理解在做这个决定的时候,它到底是不是一个可持续的行为。这样可持续的概念不仅仅存在于设计领域,不仅仅存在于艺术创作,也不仅仅是学环境工程、做环境、做NGO的这些工作,而更多是存在于各行各业,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工作岗位、生活方式。现在整个大的环境层面倡导的也是类似的概念,像“人类命运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碳中和”等,都是在通过看似宏大的体系分解到每一个人的日常点滴当中。带着可持续的概念,我相信每一个人都可以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可持续一点。
04
罗振华:不谈哲学谈现实的话,我会发现我们的业主大都是那么热爱生活,有强烈的意愿去把自己的生活的环境变好。疫情提醒我们要慢下来,珍惜每天的生活,这个时候空间环境就有爱了。我特别感恩遇到的业主,我们每个项目都会做很多的研究,以至于我们被认为是具有研究精神的实践形事务所。
05
孙大勇:“爱”这个命题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在探讨,但没有人能给出一个标准答案。我个人体会所谓爱首先要放下自我,爱他人比爱自己多一点,这样很多问题可能会有新的思路。当我们讨论很多宏大的问题无解时,莫不如去给身边的爱人做一顿饭,刷刷碗,让你身边的人感受到你的爱。我认为这是设计灵感最重要的来源。当你爱全世界却忽视了身边最重要的人和环境时,那些口号都是泛泛的空谈,也是不切实际的。所以我觉得爱就是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关爱你身边的人的做起。
06
杨尊杰:从小处着眼,以小见大,每个人都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世界会因此有所改变。有爱的你始终要相信这个世界跟你一样的人很多,当每个人都向外扩展几个关于有爱的设计思想,就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有爱队伍中,世界一定会更美好。
身旁及远方设计主题设计展
《为失去的感知设计》
线上观展入口
欢迎设计师和建筑师
线下体验 Roca Gallery
感受创意空间的美妙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底部关于我们
寻觅遥远的相似性关于艺术,设计,音乐,时尚和非日常生活。
MEFine觅范是以微信、微博、Facebook、ins、抖音、小红书、头条、视频+网站综合性传播+公关策略媒体平台。
投稿邮箱:info@mefinemedia.com
商务合作:jasonbai@mefinemedia.com | +86 15810181029
About · 关于MEFine Contact · 联系我们
底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