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的城市地图——马岩松新作《二十城记》(文末赠书)
- 发布时间:2024-09-09
- 访问量:
【概要描述】城市的第一印象,就是建筑。建筑所构建的不仅是城市的风格,更是一种气息。城市需要偶然性。如果我们在一座城市中可以遇到各色的人、各样的建筑,则证明这个城市是包容的,包容意味着偶然的可能。偶然就是生机与趣味。
建筑师的城市地图——马岩松新作《二十城记》(文末赠书)
【概要描述】城市的第一印象,就是建筑。建筑所构建的不仅是城市的风格,更是一种气息。城市需要偶然性。如果我们在一座城市中可以遇到各色的人、各样的建筑,则证明这个城市是包容的,包容意味着偶然的可能。偶然就是生机与趣味。
- 分类:资讯首页头部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4-09-09 11:15
- 访问量:
城市的第一印象,就是建筑。
建筑所构建的不仅是城市的风格,更是一种气息。
城市需要偶然性。
如果我们在一座城市中可以遇到各色的人、各样的建筑,则证明这个城市是包容的,包容意味着偶然的可能。
偶然就是生机与趣味。
电影《午夜巴黎》剧照
如果从一位建筑师的眼光出发呢?他/她会如何去看世界,看城市,会提出怎么样的诘问,又会关注什么样的问题呢?
首位在海外赢得重要标志性建筑的中国建筑师马岩松在8月出版了其新作《二十城记》,书本以城市为界,分章节从儿时记忆中的北京城谈起,一路到纽约、圣地亚哥、鄂尔多斯、巴黎、嘉兴、越后妻有……
建筑、在地、自然与人,等多个维度的思考在“二十城”中交织盘复,让读者从一个建筑师的角度去理解“我”与空间的关系。
建筑师,生于北京,毕业于耶鲁
首位在海外赢得重要标志性建筑的中国建筑师
2004年创立的MAD建筑事务所
建筑作品:梦露大厦(多伦多)、UNIC住宅(巴黎)、山丘庭院(洛杉矶)、鄂尔多斯博物馆、哈尔滨大剧院、嘉兴火车站、海口云洞图书馆等
其以惯于打破了人们对建筑的传统认知闻名
《二十城记》的开篇便是北京,也是马工的故乡。前半段讲述了儿童时期的马岩松是如何因为同家长闹别扭,转而用一把传统小竹车推着一个更小的伙伴,穿过胡同,绕至长安街的顽皮经历。马工回忆因为“出走事件”而体验到了是前所未有的空间感——长安街在一个孩童的脚步之下就像江海一样宽广,似乎怎么也跨不过。正是这次的“超尺度”经历,才撬动了马岩松游历城市的心念。
老舍对于北京建筑的评断曾给予马工很大的启发。
在老舍看来,北京建筑的美在于“空儿”(第四声)。比如各家各户的“院子”,亦是这座城市中建筑的核心,这个“空儿”里面有树、有鸟、有生活、有爱。
有爱才有了建筑。
70年代的长安街
在胡同里的旧居民区 北京 1984
by Thomas Hoepker
留白是中国古典美学的奥义之一。如山水画,对于留白的运用让有限的画面衍生出无限的空间。山水画所表达的无非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人对于山水向来有着宗教般的崇敬。山高水远,山静水动,人们也由此形成了独到的山水观念。
南宋 夏圭《松溪泛月图》局部
这一点无疑也沁入了马岩松的艺术观念。他在文中写到:
“对于在北京胡同里长大的孩子,童年的一切都充满了乐趣。北京城就像一处超大型园林,虽然很多山水之处曾是皇家之地,但这些地方开放后,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与山水更加融为一体…… 尤其当人在城里游走,移步易景——通过步行便能徜徉于‘山’和‘水’之间。老北京的这种城市布局,其实就是一种‘山水城市’的结构,是中国人在古典城市中追求理想山水生活的极致体现。”
《二十城记》书影
落回地面,静观马工北京朝阳公园“山水城市”这个极具争议的项目,他选择在一个现代主义建筑极端泛滥的中央商务区,嵌入一抹高山流水之势的东方墨色建筑,如此怀古谦和,如此胆大敢为。身为建筑下的人,或认为丘壑山水的形态可以给城市带来生动气韵,唤回血脉中对于寄情于山水后的释然;亦或认为这般格格不入的反叛,不过是形式上的标新…… 不论何种,都要人去建筑、去空间中亲自体验才宜得独立的判断。
北京朝阳公园广场©MAD
巴黎因为刚刚落幕的奥运会,又一次成为了世界的“巴黎”。
文章开头曾提到建筑就是一座城市的气息,呼吸间吐露的就是这座城市背后的文化生活。比如在波德莱尔的笔下,巴黎就是一座可以漫游的城市。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所流淌出的“松弛感”便是其最显著的城市气质。
电影《晨光正好》剧照
巴黎拥有不计其数的隐蔽却氛围绝佳的市民公园、艺术工作室、咖啡馆……以及一些自19世纪以来就几乎没有变化的街道。
造访巴黎的人很少怀疑“光之城”的耀眼、时髦和无忧无虑源于那些具有颠覆性的浪漫主义时代的文学、艺术和音乐;但也绝不会忽略那些由反叛、抗争和忧郁所凝结后的另一层魅力,其背后的隐藏源泉一定是那些爱发牢骚的居民,直面消极的怪异文化,还有历史沿革下的诸多谜团、愉悦和挑战。
如此来看,马岩松这位既古典又反叛的建筑师与巴黎这座城的气质恰合为一。
2016年,法国决定要解决“巴黎的伤疤”——蒙帕纳斯大厦,一座建于1972年的市中心摩天楼,但所有巴黎人都因为他的丑陋和突兀而冷落于它。
巴黎举行了国际建筑设计赛,对“巴黎的伤疤”提出改造计划。马岩松团队的提案是通过光学原理改变这栋黑色大楼的外立面,所有周边的环境,比如埃菲尔铁塔都会被反射成与现实上下颠倒的幻象。
被称为“巴黎的伤疤”的蒙帕纳斯大厦突兀地矗立于城市中心
《二十城记》书影 “倒挂巴黎”
“倒挂巴黎”的构想引起惊叹一片,其中以倒挂形式呈现的铁塔倒影,来讥讽摩天大楼所影射的资本与权利的艺术家态度昭然若揭。这无疑会引起世人的沉思,也无疑不会被资本接受。
马岩松的新书中,“巴黎:文艺复兴的底气”这一章节中谈到,对传统自豪和自信的文化,一定是面向未来的…… 它会一次次地挑战传统,展示无穷的创造力,这才是伟大的文化复兴的真正本质。
艺术可以让乡村获得新生吗?答案一定是积极的。
越后妻有,位于日本新潟县南端,是新潟县包括十日町和津南町在内的一片760平方公里的乡村区域。
“妻有”在日语中与“死角”是谐音,从越后搭乘铁路到达东京需要两个多小时,这已经算是极偏远的地区了。南面日本海吹来的风和北面高山的阻隔,使得这里自古便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豪雪地带,冬季有长达半年的雪期。
川端康成称之为“雪国”。
因为城镇化,众多年轻人离开乡村,当地人口大幅减少,此地丧失了农耕时代的动力与生机。留守居民的生活与生产陷入了衰退境地,山乡的原始风景也逐渐被忘却。如何守护大都市以外的日本,让此等衰退的日本乡村复活?便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
艺术的出现成为了转折点。
2000年,“大地艺术祭”应运而生。25年来,艺术家们共创作了230多件永久性作品,点散于越后妻有各处,使得“大地艺术祭”被誉为“没有屋顶的美术馆”。
2024大地艺术祭 海报
马工在新书中讲述了其团队在2018年参加第七届大地艺术祭中“光之隧道”项目的落地过程,这条隧道不仅连通了山水自然,更营造出了一种意境,一种对内心空间的想象。
就在七月,2024“大地艺术祭”开展。马岩松及其团队MAD新作——“野泡泡”,独独超大一颗半透明泡泡,实现了当代建筑与古老乡村的比邻而居。
马岩松“光之隧道”系列作品之一《镜池》
“野泡泡”依附于室野村的一栋百年老屋。设计像从老木屋中吹出的泡泡,增加了一个临时性的空间与传统木结构空间相连。新结构轻盈、柔软、可变、好似可以呼吸的半透明装置。
“野泡泡”生长于传统村落,但看上去又似乎毫无来历,有意的“去符号化”以获得新的文化生机。
“野泡泡”©MAD
人们因为乡村中的艺术而重启对乡村的投入和关注,那么千百年来植根于土地的自然与人文积淀也会同样被艺术而激活。
艺术里的村庄,是未来的方向。
海口的云洞图书馆是马工的建筑作品之一。有人评价,作为一个指向型明确的功能性场地,读者难道不会在建筑中迷失吗?来这个图书馆到底是看书?看海?还是看建筑?
马岩松则认为这种迷失是美丽的,就像某个人花了整整一天一口气读完言辞瑰丽的《百年孤独》,其合上书的那一刻,一定是“迷失”的。正如鞋子里的小石头才会让你意识到脚的存在,迷失和错愕下的阵痛瞬间,往往是瞥见我之为我的不二法门。
我们愿意重复北美的模式吗?
能对过去决绝地拒绝和批判,且具有革命性的设计是什么样的?
批评完库哈斯以后,我们仍然建设了一个和美国差不多的、没什么想象力的CBD,不是吗?
为什么中国城市想要去复制美国的现代城市?
现代建筑应该是权力和资本的纪念碑吗?
若想象力日益枯竭,我们该怎么办?
——节选自《二十城记》北京 山水之间
我们将在留言互动中随机选择三位读者赠予马岩松新书《二十城记》,欢迎留下你的评论。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底部关于我们
寻觅遥远的相似性关于艺术,设计,音乐,时尚和非日常生活。
MEFine觅范是以微信、微博、Facebook、ins、抖音、小红书、头条、视频+网站综合性传播+公关策略媒体平台。
投稿邮箱:info@mefinemedia.com
商务合作:jasonbai@mefinemedia.com | +86 15810181029
About · 关于MEFine Contact · 联系我们
底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