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下城往事”,用双手开出希望之花
- 发布时间:2022-10-25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UCCA在北京798场馆举办“下城往事:1980年代的纽约艺术现场”艺术展,该展览体现了上世纪80年代在经历社会变革,意识形态转换时的纽约下城区的人民生活。
策展顾问彼得 .逸利联手卡洛 .麦考密克,将这特殊的时代和特殊的城市展现给远在大洋彼岸的中国。艺术家们用双手在纽约下城区开出希望之花,以城市为依托,用自己的方式对美国文化、政治与社会保守主义盛行进行抨击与宣泄。彼时的孤立无援成为艺术家们创作的养分,令人感慨的是,四十余年后的今天,UCCA又用到当时的艺术作品来见证、纪念那个动荡又蓬勃的年代。
在1980年,美国政府转向了保守,在很多不同领域掀起对20世纪60、70年代的反抗,美国社会迎来了一种“普遍的保守主义”,新经济政策、文化保守主义,还有政治保守主义,以及讽刺般地诞生在70年代中期濒临破产的纽约消费文化。
城市中到处都是空荡荡的建筑、破败不堪、有些区域还布满废墟,当然,人们仍然在这些街区中生活和工作。这也让艺术家和其他创意工作者有机会进入其中一些空间,并以与如今纽约不同的方式来使用这些空间。纽约敞开自身以供艺术之用,这种方式确实催化了纽约艺术的发展。
在通货膨胀率上涨、城市犯罪率增加和艾滋病肆虐的夹击下,纽约的艺术家们开始创造新的城市纽带,墙壁、废楼、夜店和地铁站,这些城市分子为艺术生活与活力涌动提供了新的舞台。纽约变成了新的容器,下城区见证着各色纽约人的血肉生活。
此次展览中的60位(组)艺术家曾活跃于不同的艺术群体,但同时有着密切的交集,拥有共同的梦想,也曾同样默默无闻。如今,“下城往事”将这些20世纪末最重要的一批艺术家聚集在一个空间内,彼此的作品在呼应、对话中将下城故事串联在一起,每个艺术家都是故事中的一份子,也是故事的主导者。由于艾滋病的肆虐,他们当中大多数已不幸离世,留下的这些作品变成了见证那个式微时代的里程碑。
查理·阿赫恩(生于1951),《伴我闯天涯》(海报),1983,彩色单声道影像,1.37:1,82分钟
《伴我闯天涯》被称为有史以来第一部“嘻哈电影”,制作人查理·阿赫恩用影像记录的方式为观众烘托出80年代纽约街头的真实氛围,这也是本次展览作品存在依托的特定城市气质。
查理·阿赫恩(生于1951),《黛比·哈利、“妙手佛迪”、“闪耀大师”、金发美女乐队的克里斯·史坦与特蕾西·沃姆沃斯》,约1980,艺术微喷,30 × 42 cm
彼得·于亚尔(1934-1987),《垃圾,纽约》,1985,颜料油墨相纸,37.5 × 37.5 cm,共10版
展览以近200件涂鸦、摄影、电影绘画等多元媒介的作品组成,囊括60位(组)艺术家,按照作品所展现的主题分为“缪斯之城”、“全球品味”、“黑光”、“身陷危机”、“现场”、“流动的身份”、“神话与原型”、“幕布与舞台”、“从未来到未来”和“物逝人非”十个章节。
凯斯·哈林(1958-1990),《无题(脸)》,1982,金属邮政车顶喷绘,213.4 × 190.5 cm
七八十年代的纽约艺术家,如何以突破性的方式挖掘“纽约”,成为展览“缪斯之城”部分聚焦的重点,艺术家在城市的“立面”上创作,城市的内在与表面、艺术与街道,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因此模糊起来。本章节通过黛安·伯恩斯、帕博·克罗和凯斯·哈林于公共空间的创作与表演,证明纽约这座城市不但是艺术家创作的主题,更是其创作的布景与素材。
黄马鼎(1946-1999),《夏普和多蒂》,1984,布面丙烯,152.4 × 121.9 cm
其中,黄马鼎是众多不幸因艾滋病离世的杰出艺术家之一,他用作品《夏普和多蒂》描述出在摇摇欲坠的建筑和碎石瓦研堆之间,在废日的沙发上相拥的情侣。他的作品兼具幽默与浪漫气质的零落片段,映照出他口中的80年代下东区:“冲突层见叠出、无穷无尽,却将我们所有人联系在一起”。
简·迪克森(生于1952),《梦想成人酒吧》,1985,红纸上油画棒,70.5 × 50.2 cm
面对悲伤,许多艺术家一如在“现场”章节中马里珀和曾广智镜头下聚会的音乐家、歌星和俱乐部成员那样,试图在群体中寻求藉慰。
马里珀(生于1957),《麦当娜“每个人”》,1983,博物馆康颂纸上放大宝丽来胶片、档案墨水,61 × 61 cm
查理·阿赫恩(生于1951),《<着迷>音乐录影带拍摄现场的黛比·哈利和金发美女乐队成员,以及背景中正在创作的李·奎诺尼斯和“妙手佛迪”》,约1980,艺术微喷,30 × 42 cm
查理·阿赫恩(生于1951),《< 着迷 > 音乐录影带拍摄现场,让-米歇尔 · 巴斯奎特和黛比 · 哈利、“妙手佛迪”等人》,约1980,艺术微喷,30 × 42 cm
沃尔特·罗宾逊(生于1950),《小淘气鬼》,1984,布面丙烯,61 × 61 cm
凯斯·哈林的大量作品出现在“下城往事”的“黑光”章节中,黑光涂鸦曾出现在俱乐部中作为装饰与自我展示,俱乐部因此成为各种音乐、艺术、朗诵、时装与舞蹈表演轮番登场的实验场地。
凯斯·哈林(1958-1990),《无题(波普商店 1)》,1984,板上综合媒介,152.4 × 101.6 cm
凯斯·哈林(1958-1990),《无题(俄罗斯套娃)》,1982,木板上迪高荧光颜料,82 × 64 cm
凯斯·哈林(1958-1990),《无题(长腿的电视)》,1983,木板上迪高荧光颜料,30.5 × 30.5 cm
“流动的身份”章节中,艺术家们还对新的身份和自我表演模式展开了探索,阿什利·比克顿将自己风格化的个人品牌置于企业商标之中、斯特蒂文特则复制了凯斯·哈林的作品,洛兰·奥格雷迪通过行为表演挑战了艺术界内外对黑人身份的构建与接纳。
让-米歇尔·巴斯奎特与凯斯·哈林(1958-1990)、ERO(1967-2011)、“妙手佛迪”(生于1959)、富图拉(生于1955)、“粉红夫人”(生于1964)、艾瑞克·哈兹(生于1961)、LA II(生于1967)、曾广智(1950-1990)、肯尼·沙夫(生于1958)、拉梅尔兹(1960-2010)合作,《无题(趣味冰箱)》,1982,冰箱上综合媒介、丙烯、喷漆、墨水记号笔,143.5 × 61 × 64.8 cm
艺术家们将80年代的纽约下城区描绘成一个包容、多元的美丽世界,同性恋、酷儿、地下工作者和摇滚乐手都是艺术的创作对象。在这里没有偏见,没有歧视,所有的人都在寻求生存的希望。
“神话与原型”章节里,不拘一格的艺术家,如罗伯特·霍金斯、珍妮·霍尔泽、托马斯·拉尼根-施密特、尼古拉斯·穆法雷格、辛迪·舍曼、白南准、理查德·普林斯和南希·斯佩罗,通过对漫画、低俗小说和神话中图像的挪用和批判,介入美国例外主义的叙述,并打破了人们对性别的既定观念。
理查德·普林斯(生于1949),《无题(三位低着头的女子)》,1980,柯达Ektacolor照片,每件50.8 × 61 cm,版数3,共10版及2张艺术家试版
珍妮·霍尔泽(生于1950),《挽歌:我是人……》,1987,竖直LED电子牌(红色、绿色二极管),285.8 × 25.4 × 11.4 cm,版数1,共4版及1件艺术家试版
《挽歌:我是人⋯⋯》选自霍尔泽的“挽歌”系列作品。系列中的文本以第一人称讲述,“我”是一个已故的人,诉说着有关权力和痛苦的故事。这件作品开篇的句子 〝我是人”,借用了1968 年环卫工人在黑工时举起的民权抗议标语。对于在非人道条件下工作的黑人来说,这个口号代表了他们对有尊严待遇的诉求。霍尔泽在女性主义的语境下挪用了这一口号,映射男性对女性的权力压制。
辛迪·舍曼(生于1954),《无题》,1987,彩色合剂冲印,215.9 × 152.4 cm
“全球品味”章节展现了莎拉·查尔斯沃思、路易斯·弗兰格拉、玛莎·罗斯勒、劳丽·西蒙斯等人如何挪用艺术史、大众文化和广告图像对美国消费文化海内外扩张的批判。
“幕布和舞台”章节则汇集了罗伯特·库什纳、朱利安·施纳贝尔等其他艺术家针对自己所处环境的反思性创作,这些艺术实践涉及戏剧、舞蹈,以及最早被涂鸦占据的墙壁和地铁。
朱利安·施纳贝尔(生于1951),《唉》,1987,歌舞伎剧幕上油彩和蛋彩,457.2 × 335.3 cm
让-米歇尔·巴斯奎特(1960-1988),《旧铁皮 ©》,1981,木板上油漆,73.7 × 45.7cm
让-米歇尔·巴斯奎特(1960-1988),《无题(傻瓜©)》,约1985,木板上复印纸,25.4 × 20.3 cm
“从未到来的未来”表达者艺术家们对曾经万众期待的、不切实际的社会未来的怀念,拉梅尔兹、埃尔斯沃思·奥斯比和肯尼·沙夫都用自己的作品表达着惋惜,这种伤感亦将持续几十年之久。
“深陷危机”体现着艺术家对生命意义的再思考,由于疾病与死亡,越来越对的艺术家开始关注于人体和生命本身意义,在这个掌握不了生死的年代,一批又一批艺术家用作品在表现恐惧和抵抗,故事中的他们可以是下城区的每一个人,可以是纽约的每一个人。
展览的最后一章“物逝人非”转向20世纪80时代落寞的谢幕,此章节标题源自黄马鼎描绘恐龙骨架的画作《过时的生物》。
艺术不是温室里的产物,残酷的现实使人们对彼时的纽约充满疑问,展览借由艺术家之手,通过作品对“历史的终结”和“西方自由主义终将胜利”进行拷问,是对1980年代纽约下城地区文化的一次回溯与致敬。
策展顾问彼得 .逸利出生在这个多变的年代中,他是和时代共同发展、成长的,而卡洛·麦考密克不同,是个当事者,他经历过80年代,在当时跟所有的、在这个展览中的艺术家,跟他们都认识,甚至有很多一起成长一起玩耍的故事。展览“下城往事”这两个视角其实放在一起:一个是非常感性,非常个人;还有一个是通过后期的学习和调研来获得咨询,展览将两者整合,希望用两种不同的视角构建出完整的故事脉络,但是同时不丢掉艺术本身的力量。
这60个(组)艺术家里面有大量的女性,有大量的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倾向,组织在一起把丰富多彩的艺术生态彻底地展现出来了。
“下城往事”所呈现的艺术实践在今时今日,尤其是在中国,仍然具有特殊的生命力,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早期,城市正是艺术灵感的重要来源。此次展出的作品仍将激发观众的想象力,引导我们在充满变化以及不确定的当下,探究艺术和所有创造性自我表达的无数可能。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底部关于我们
寻觅遥远的相似性关于艺术,设计,音乐,时尚和非日常生活。
MEFine觅范是以微信、微博、Facebook、ins、抖音、小红书、头条、视频+网站综合性传播+公关策略媒体平台。
投稿邮箱:info@mefinemedia.com
商务合作:jasonbai@mefinemedia.com | +86 15810181029
About · 关于MEFine Contact · 联系我们
底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