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丨艺术与建筑设计中的东西方文化融合与表达
- 发布时间:2022-07-13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6月24日,Roca Beijing Gallery设计互说第十四期,以“无问西东——艺术与建筑设计中的东西方文化融合与表达”为主题,邀请到80后当代艺术家黄玉龙以及PLAT ASIA联合创始人、韩国建筑师郑东贤,两位分别分享了自己的艺术理念及设计作品,并就相关话题进行探讨。本次还特别邀请到MEFine创始人白小白作为对谈活动的特约主持。本文为现场观点实录的梳理。
直到前几年,我在大自然里做项目的机会越来越多,草原、海边、沙漠、树林……这时我发现在学校里学到的建筑理论和方法,包括毕业之后工作的经验,在大自然中几乎都是不成立的。于是我开始思考自然里面的建筑应该是什么样的。
上下分别为城市肌理和自然肌理
我们曾经在北方做过一个项目:奇石博物馆。奇石文化是东方特有的文化,东方人把自然中的石头搬到空间里是有审美价值的,如果经过打磨或加工后,反而失去了价值;西方的宝石,对于石头有标准的加工要求,它的角度、反射度、透光率等需要满足一定条件才有价值。人类对石头的价值评价标准不同,这是我们在东方做奇石博物馆的出发点。
奇石博物馆
东方的奇石和西方的宝石
后来我开始思考自然到底意味着什么。“自然”“科学”“哲学”“空间”“社会”“美”,这些词汇在100年之前的东方都不存在。除了“自然”和“美”,其他的词汇都是在100年前把西方的科学和教育体系引入到东方的时候,才对应出的翻译词。
和“自然”同期引入的学科名词
西方自然认知史
进入到下一个阶段,我在思考对自然的不同理解如何体现出来。比如画风景画,西方人是坐在自然前面,打开画框模仿自然,目的是把眼前的自然复制在画框里。而东方的山水画不是直接模仿自然的状态,而是看到自然环境后,回家,关上门开始在纸上作画。画出来的作品不是对自然某种场景的模仿,而是一种理想的世界。东方山水画是画家精神的表达,不是物质状态的复制。
东西方的自然画作
我以前做过的一些项目也体现了我对山水画的理解。我的创作有两个关键词,一个叫“虚亭”(山水画里出现的房子),另外一个是“路径”。从环境进入到房子的路径很重要。以秦皇岛阿那亚森海·隐泉餐厅为例,建筑起来了之后,后边的槐树是看不到的,因为我们希望最好的风景最后出现,所以通过房子挡住景观。给人接触自然的一种过程。
阿那亚 森海·隐泉餐厅,北戴河,2018
森海·隐泉餐厅原来建筑前面是停车场,我们和业主协商决定不要停车场。人进到它的入口有几次转折,我们故意把路径设置成这样,路径需要过程,到了屋檐下边还有几次转折。进来之后我们提供换鞋的区域来提升仪式感。脱鞋的时候还看不到后面的槐树林,需要走两三步,眼前半透、自动的玻璃才慢慢打开。后面就是完全是通透的,有种从建筑空间穿越到树林里的感觉。
入口门廊后的树林风景
阿那亚 森海·隐泉餐厅,北戴河,2018
阿那亚 金山岭马术中心,承德,2018
另外一个项目是在海边的温泉泡池,这是一个新的课题。其它项目都是场地、环境给出一些条件,我们看到条件就知道如何设计。但是海边很广阔,视野里只存在三个颜色(天,海,沙),在开阔的环境里很难得出对话的对象,所以我们进行了特殊处理。这个黑色的体量里边发生的任何活动外面都看不到,入口很小。我们把空间的整个尺度压到和人体尺度比较接近的范围里,泡池放在二层,慢慢走过比较黑暗的空间,会突然获得豁然开朗的感觉。从出发点到目的地的过程提供给人对环境的独特认知。
海边温泉泡池,河北,2021
最后一个项目是都江堰森林酒店。都江堰的雾气极大,日照特别稀少。这种环境给了我们方向,把所有的屋顶都设定为35.5°,即当地冬至日的太阳高度角。屋顶和太阳高度角平行布置,夏天可以遮阳,冬天能够尽可能多地让外界的阳光直接进入到室内空间。这个屋顶从顶面看起来很不规则,因为要保留原来的大树。这也是我们的一个原则,尽量少地破坏自然,但要最大化地接触自然。
都江堰森林酒店,成都,2019
我将以作品为例来表达我对于东西方文化之间关系的理解,以及我自身的处理方法是如何应对和转化的。我的每个作品,其实都在平衡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关系并且对这种关系进行转化。我所有的雕塑创作全部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和爱好。从小时候开始,我就特别喜欢音乐,高中开始接触街舞这项运动。我觉得街舞可以用身体来表达音乐,同时又是一种运动,对我非常有挑战性。直到现在我仍在为中国街舞的发展做一系列力所能及的事情。除了街舞我还爱好画画,所以大学选择了雕塑专业。
黄玉龙与他街头文化风格的工作室
卫衣人这个形象从外表上很西方,但从他的手势和内核可以感觉到东方的元素。当我从事街舞这项运动的时候,我在慢慢用自己对生活的感受、经历,转化我对街头文化的理解。
我的每件作品都在伴随我成长。卫衣系列是在景德镇传统的造像基础上,直接加泥巴重新塑造为一个新的卫衣形象。比如说这件可以看出它的原型是景德镇传统陶瓷五子罗汉。
2014年以后,我开始关注到作品和观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好像之前所做的雕塑,都在努力证明我为什么热爱街头文化或是怎么把它做成中国街头文化的表现,一直在表达我的态度。但是后来我发现要想让作品真正融入到观者和生活里,需要给观众空间,这是一件作品进入公共空间必须要有的特质。我开始给雕塑留白,所以有了be my side系列的创作。
自从2014年往后,我创作的语言和话题好像转到了另一个生活层面。在这里我想表现的是一种东方的太极。我用了国际通用的碰拳礼,把另外一个人做了180度的调转。我想表达东西方思维的差异。在中国一切都是正反相互博弈,阴阳相辅相成,所有的世界都有两面性,包括人和人之间的交往。
下面介绍一些装置类的作品。我有幸参与到艺术旅行的项目,跟李亚鹏和叶帅老师开始了旅程。我们从内蒙走到云南,把每个城市作为创作点进行在地性的创作。像是打猎一样,我们在没有任何计划和准备的情况下进行创作。贺兰山上有一种贺兰石,它的颜色有土红色、粉绿色、粉青,特别像中国古代山水画里的颜色。我用了两天时间上山捡大大小小的石头,到戈壁滩上找一块空地,开始对我眼前看到的贺兰山进行写生。
这是我的月亮手绘艺术装置,2015年在澳门安装。做第一件月亮作品的时候,并没有把它当成认真的艺术创作,只是送给我女儿的礼物。受到法国儿童绘本的启发,我动手做了一个,所有的朋友都非常喜欢,我又做了二十多个送给我身边的好朋友。后来慢慢发现淘宝上开始有了各种月亮灯,甚至还有人把我的名字写在了月亮灯上。后来我就把月亮灯做成了一款可以大批量复制的产品,以商业的方式去回击这些抄袭者,开始了一项商业反抄袭的战争。
在2016年中秋节那天,我用一辆皮卡车带着月亮绕北京城逛了一圈。中秋节当晚最大的消费主题就是月亮、月饼,我就想如果我把月亮偷走大家还玩什么?其实我的很多创作的思维方式要么是反商业,要么就是非常叛逆的角度。
这件是在深圳双年展上为深圳创作的一件作品,当时我把月亮做成了各种各样的形状。我发现月亮的仿版越来越多,我就把月亮做成了方形、三角形等不同的形状。我并不想像科学家一样跟大家介绍什么是月球,我只想表达人站在地球看到月亮的感觉。中国人心中的月亮跟国外、西方所描述的月亮不一样,所以我作品的名称叫“yueliang”,让人看到它的发音不是“moon”或“luna”。
我还有一些展览经历。如在法国外交部城堡和巴黎大皇宫。在巴黎大皇宫我们把东方语境带到了西方的艺术世界。那次的效果我很感动,人们会对着这些雕塑看很久。
我跟一些品牌也有合作的项目经历。Burton来北京做第一家旗舰店是我帮他们做的合作。他们分别找了一位日本艺术家和中国艺术家,左手边是日本艺术家的涂鸦的创作,右手边是我的作品,图案设计的原型是紫禁城的手绘地图。
我的好朋友有个品牌叫SUBCREW,想跟我合作一款滑板,我做的东西可能跟他想象的东西不太一样,但我觉得这个做出了我想要的东西。
我的展览空间不仅局限于大街上和展厅里,我希望把它放在任何空间,只要人们能看到的地方都是我可以展览的场地。作品如果只出现在画廊或者是美术馆,空间会保护作品,我喜欢做各种各样的尝试。
我用草场地作为灵感切入点,把中国的街头文化转化为中国的烟火气和江湖气。所以我把这些城中村的景象收集起来做了材料的转化,重新呈现在黑暗的空间里面。这是我第一次对烟火气风格的运用,也可以把它叫成城中村风格。
我还在上海设计了一个酒吧,“虫”,它的拼音是“long”,我想利用LOGO的形式来表达一种自信。年轻人应该有自信,知道自己应该读“龙”。我所采用的这些导光线和元素都是发自于底层。我做了一个反向的视觉误差,顶部用的材料是软膜天花,把它边缘做不规则的处理,让它看起来像是弄堂里的房檐遮挡住的天空。
跟MUSTANG的合作灵感是赛跑。这就像是一个打猎的过程,当一个猎物过来时,我在想用什么样的武器去回击它。所以当我见到一个特别强劲的跑车时,我想做的事情就是跟它赛跑比一次。
01
白小白:在您的作品当中,您如何抓住东方文化的精髓?
郑东贤:我希望更多人能通过不同角度去探索东方文化。对我来说,建筑师在做房子时需要考虑跟周边环境的关系,因此我更多挖掘的是100年之前东方人眼中的环境和建筑的关系。
02
白小白:同时有中、日、韩的生活经历,在诠释作品的时候,怎么处理三个国家相同的文化?
郑东贤:个人而言确实有三个国家的生活工作经验,但从做设计的角度来说,三个国家的建筑或是对自然的理解是有共同点的。不同的应该是某个地方,而不是某个国家。就像中国这么大的国土,很多地方气候、地形、民族、语言、食物都不一样。不同的环境中建筑也是不一样的。房子所在的环境、位置才会影响建筑的样子。
03
白小白:最近像土味爱好者、审丑风潮等文化语汇层出不穷。如果让您创造一种全新的青年文化类,您希望它是如何表述的?
黄玉龙:我极其厌恶这些网络用词,想要生活越过越好,首先得有审美。企业有审美会比别人有更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人有审美喜欢你的人都会更多一点。我希望我所表达的年轻文化不管对谁来说,都是积极向上的。
04
白小白:多元化的亚洲文化对发掘自己的东方属性有哪些帮助?西方文化对您的创作又有哪些启发呢?
郑东贤:西方文化的启发大概有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文化的影响,比如穿的衣服和用的笔。另外一个层面是我们在学校里边学到的建筑学、教育的体系都是西方的。东方国家从来没有追求通过科学和学问的方式来传达建筑。100多年以前亚洲国家出现了现代建筑学的课程,里边的学科、结构都是从西方的体系来的,我们通过这些西方来源的东西和技术进行生活、建造。现在人们对东方传统的理解,好像认为跟自己没关系。时间再过100年、200年,这个断层很可能越来越深。建筑师多少有一些责任,我们要挖掘出自己是什么?我们的祖先理解的理想状态、房子、环境是什么样的?我们的设计要体现更多精神层面的东西,而不仅是物质方面。
05
白小白:郑老师和黄老师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表达形式。黄老师更加外向,郑老师更加内敛。如果两位要合作的话,会不会有一种反差感、冲突感和融合感呢?
黄玉龙:我非常期待,因为我还没办法想象我们共同创作的作品会是什么样的。我觉得建筑师是在做超大的雕塑,每一件都是空间跟大地的对话。我们做雕塑可能更加微观、具象一点。只是维度的不同,但归根结底都是雕塑。
郑东贤:虽然我们现在做的工作有所不同,但根本的态度和对人的理解、对空间的把握有很多的共通点。有共同点又有不同才能发生碰撞,从而出现一些新的结果和惊喜。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底部关于我们
寻觅遥远的相似性关于艺术,设计,音乐,时尚和非日常生活。
MEFine觅范是以微信、微博、Facebook、ins、抖音、小红书、头条、视频+网站综合性传播+公关策略媒体平台。
投稿邮箱:info@mefinemedia.com
商务合作:jasonbai@mefinemedia.com | +86 15810181029
About · 关于MEFine Contact · 联系我们
底部微信